《淬火年代》6.17首播,张新成宋祖儿共筑创业梦!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整合的原创文章,不含副标题,已避免总结性表述)
—
六月中旬的电视荧屏要热闹了。那天刷手机突然看到张新成和宋祖儿的新剧定档消息,他俩穿着九十年代那种宽肩西装和垫肩连衣裙的海报特别扎眼。后来仔细一查,这剧叫《淬火年代》,改编自阿耐那本特写实的小说《艰难的制造》。侯鸿亮团队做的剧向来有保障,这次还拉来了《大江大河》的导演李雪,感觉又要掀起一波怀旧潮。
故事从1998年讲起。张新成演的柳钧是个在德国学机械制造的留学生,回国发现老爹那个老机械厂都快被淘汰了——机器是八十年代的,工人还在用手工绘图,接的订单全是给国外品牌做代工。有场戏特别典型:柳钧拿着自己设计的数控机床图纸去找客户,对方直接甩了句”德国设备我们用着放心”。这种憋屈劲儿,把当年制造业的困境全抖落出来了。
宋祖儿这次转型挺大,演的崔冰冰不是那种傻白甜,而是穿着职业套装、能跟男人拍桌子叫板的销售总监。她跟柳钧第一次见面就互怼,一个说”你们技术部就知道闭门造车”,另一个回怼”你们销售部只会跪着接单”。但后来俩人联手把”腾飞厂”的汽车零部件打进国际供应链,那场在德国展会上硬刚外国采购商的戏,据说拍得特别热血。
王彦霖演的钱宏明是个亮点。这个玩金融的公子哥表面吊儿郎当,实际特别懂政策风向。有段剧情是他拉着柳钧去深圳看走私来的日本机床,边看边说:”现在搞实业就像在泥潭里开拖拉机,但你得先活下来才能谈理想。”后来他抵押房子给柳钧贷款那段,把九十年代那种”野蛮生长”的江湖气演绝了。
剧组在细节上真下功夫。从预告片里能看到老式机床溅起的铁屑,工人沾满机油的手套,还有办公室墙上”质量就是生命”的褪色标语。最绝的是复刻了当年”星期天工程师”的场景——国营厂老师傅偷偷来民营厂赚外快,见面还得对暗号,跟搞地下工作似的。
刘奕君演的反派林岳特别带感。这个靠倒卖批文起家的商人,有句台词特讽刺:”你们搞技术的总想着十年后的事,我只关心下季度报表。”他设套让腾飞厂差点破产那集,柳钧在雨里砸机床的爆发戏,张新成据说拍了十八条才过。
现在想想,这剧最打动人的可能是那些”土法上马”的桥段。比如用拖拉机发动机改造成机床动力,拿算盘核对数控程序数据,还有全员加班三个月就为通过德国认证。这些情节看着荒诞,但都是原著里真实记录的往事。听说拍车床戏份时,剧组真找来九十年代的老师傅现场指导,演员们手上现在还有划伤。
女性角色也不简单。高露演的沈嘉丽不是传统贤内助,她劝钱宏明投资柳钧时说:”现在十个搞金融的九个骗,不如赌一把实干的。”何雨虹演的余珊珊更有意思,这个中专毕业的质检员硬是靠自学德语拿下外企订单,她怼外国客户那句”我们的零件不是便宜,是性价比高”成了预告片里的金句。
从流出的片花看,剧组把年代感抠得很细。宋祖儿换了好几套造型,从大波浪到碎发头,从垫肩西装到真丝衬衫,活脱脱九十年代外企白领的时尚变迁史。张新成更惨,为演好技术员专门去学了车床操作,有场戏是他手被铁片划伤,血渗到图纸上——这细节是原著粉最津津乐道的名场面。
现在观众都在猜,柳钧最后到底能不能造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从海报上”梦想腾飞”四个大字看,应该是个热血结局。但比起结果,可能那些吃泡面改图纸、蹲车间吵架、为省运费自己扛零件的过程更真实。就像预告片里老厂长说的:”德国人用一百年走的路,我们要用二十年跑完,脚底板磨出血也得跑。”
(全文共计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