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夜幕将至》在北京大学举行首映式,戴锦华和王红卫力荐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日前,电影《夜幕将至》在北京大学举行了隆重的首映礼。导演兼编剧菅浩栋携主演梁戟、佐菲以及制片人郝叶子等主创现身,与观众互动交流。在首映礼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以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也出席并分享了观影感受。
这部电影的导演菅浩栋于1989年出生在山西,是坏猴子影业的签约导演。《夜幕将至》源于导演个人的真实生活经历。影片讲述了离乡多年的梁哲回到山西老家,准备参加爷爷的丧礼,却发现回家的路程异常漫长。他需要乘坐四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村子,途中还与多年不见的长辈、开着运煤卡车的老同学以及初恋女友重逢,还捡到了一只流浪小狗。影片通过梁哲的故事,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岁月带来的伤痛。
这部电影曾获得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三项殊荣,入围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火鸟电影大奖,并在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及第10届重庆青年电影展上荣获了重要奖项。评审们高度评价影片的叙事力、镜头运用和角色塑造,认为影片展现了导演超越年龄和经验的成熟和稳重。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电影监制和策划王红卫作为当时平遥影展的评审,透露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颁给《夜幕将至》是所有评审的一致选择,毫无异议。他向观众推荐本片,并表示希望观众可以在商业电影之外欣赏到这部诚实讲故事和情感的电影。戴锦华也对电影表示了肯定,她认为影片有明确的艺术电影定位,但并没有刻意追求某种艺术电影应有的形式,其艺术感源于真实的创作和对现实的捕捉。
王红卫表示,他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影片中打动他的情感真实而深刻。他认为观众可以将其视为公路片、回乡故事或者是现代青年导演的作品,他在其中看到了一种共同的情感映照,包括迷惘、挫败、不甘和躁动等。他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面能够反映观众自身情绪的镜子。
谈到影片的形式风格,菅浩栋表示,他希望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打动观众,而不是炫技。对于有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像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他表示虽然在大学时受到了贾导的影响,但在拍摄时并没有刻意模仿或向贾导致敬。他认为影片相似的地方在于故事发生在山西,因此环境和方言相近,但整体风格并无太大关联。
《夜幕将至》将于1月12日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期待观众能够通过观影,感受到导演的真实情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同时,这也是一部将艺术与电影完美结合的作品,展示了导演的才华和观众共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