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闪网盘 电影资讯 欧容新作《异乡人》预告首发 冲击威尼斯大奖!

欧容新作《异乡人》预告首发 冲击威尼斯大奖!

欧容新作《异乡人》预告首发 冲击威尼斯大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听说弗朗索瓦·欧容要把加缪那本《异乡人》搬上大银幕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了一下:这能拍好吗?毕竟原著里那种疏离、冷漠又充满哲学思辨的内心独白,影像要怎么呈现?
但看完预告和一些威尼斯电影节传出来的反馈,我有点改观了。欧容到底是欧容,他没打算把电影拍成一本会动的文学书,反而选择用非常具象的方式,把默尔索这个“局外人”丢进1930年代阿尔及利亚炽热的阳光里。
欧容新作《异乡人》预告首发 冲击威尼斯大奖! -1
电影一开始,就是那种晒得人发昏的大太阳。本杰明·瓦赞演的默尔索穿着白色衬衫,走在阿尔及尔的街道上,脸上没什么表情。母亲去世了,他去养老院送别,但你看不出他悲伤。别人哭得撕心裂肺,他只是在守夜时喝了杯咖啡,还在母亲的棺木前抽了烟——这些细节书迷一定很熟悉。
然后就是那场改变一切的海滩戏。阳光太烈了,晒得人头皮发麻。阿拉伯人手里的刀反射出刺眼的光,默尔索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时间好像停了。他不是因为恨而杀人,也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的。用加缪的话说,是“太阳让他这么做”。而电影里,欧容用了大特写拍瓦赞汗珠不断滑落的脸和恍惚的眼神,那种燥热感几乎要冲出银幕。
欧容新作《异乡人》预告首发 冲击威尼斯大奖! -2
但这部电影真正厉害的,不只是还原剧情。审判戏才是重心。法庭上,所有人——法官、检察官、陪审团、甚至他自己的律师——都在试图“解释”默尔索,给他贴标签:冷血、无神论者、反社会……但他们没有一个人真的在乎“发生了什么”,反而拼命批判他为什么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为什么第二天就和女朋友玛丽去看喜剧电影。
你看着看着就会觉得,审判早就不再是那场命案了,而是审判一个“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默尔索自始至终都诚实,他说“我不爱,但也不讨厌”,他说开枪是因为太阳。但没有人听得懂,也没人想听懂。
本杰明·瓦赞的表演被很多影评人点名。他才二十多岁,但把默尔索那种抽离、无所谓却又并非全无波动的状态把握得很准。不是面瘫,而是一种彻底的疲惫和茫然。你能在他眼睛裡看到一闪而过的困惑,好像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世界要执着于那些他根本不在乎的规则。
电影的画面也很值得一说。欧容没有用太多花哨的镜头,大部分是平稳甚至克制的构图。但阿尔及利亚的阳光、沙滩、街头市井的嘈杂感,与监狱和法庭裡的阴冷、秩序感形成强烈对比。那种视觉上的压迫,一步步把你带进默尔索的心理状态中——炎热带来烦躁,冷漠引来审判,疏离最终指向荒谬。
这片子目前已经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而且拿了金狮奖提名。欧容之前也去过好几次威尼斯了,但这次感觉呼声特别高。电影将于9月2日在威尼斯首映,10月29日在法国正式上映。
如果你读过加缪的原著,你大概会好奇欧容会怎么处理那个著名的结尾;如果你没读过,也不妨碍你看进去这个故事。它表面上是一个男人的杀人案和审判,内里却是在问所有人:如果我们不遵守社会写好的剧本,是否就有罪?
默尔索到最后也没有妥协。他在监狱里等死的时候,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真实的、夜晚是凉爽的、世界是如此贴近的。而他,终于要永远地离开它。
这大概就是加缪所说的:“在生命最荒诞之处,才能瞥见自己的真实。”欧容这次,真的把这种“荒诞”拍出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秒闪网盘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ingshijun.com/3946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