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闪网盘 电影资讯 《我们的那一年》8月27日七夕 官宣全国上映

《我们的那一年》8月27日七夕 官宣全国上映

《我们的那一年》8月27日七夕 官宣全国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我们的那一年》:当逃跑新娘遇上流浪歌手,这段七夕档爱情比糖更扎心
8月29日七夕节这天,电影院里会飘来一阵带着汗味与雪花膏气息的怀旧风。袁秀芬自编自导自演的《我们的那一年》要带着观众回到那个喇叭裤与邓丽君磁带交织的年代,看一个逃跑新娘如何与流浪歌手在歌舞团的后台擦出火花。这可不是什么甜腻腻的七夕特供,导演把现实里的玻璃渣子都拌进了爱情糖浆里。
《我们的那一年》8月27日七夕 官宣全国上映 -1
袁冰这个角色带着导演本人的影子。银幕上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掀开红盖头就翻墙逃婚,跳上长途汽车那刻,车窗外飘着的不仅是尘土,还有她前半生被安排好的命运。歌舞团的铁皮宿舍里,她第一次见到抱着吉他的豫东时,这人正在用搪瓷缸煮方便面——马良演的这个落魄歌手,连琴弦断了都拿铁丝凑合,却偏要教姑娘认五线谱。这种拧巴劲儿,倒让两个”逃兵”在1980年代的某个雨夜,靠着半瓶白酒和跑调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突然看对了眼。
歌舞团的巡演大巴才是真正的红娘。袁秀芬特意拍了这样一个长镜头:袁冰缩在最后一排补演出服,豫东突然挤过来塞给她一只 Walkman,耳机里是他自己录的demo。车厢摇晃间两人的手肘不断相撞,这种小心翼翼的暧昧,比现在偶像剧里动不动就壁咚的戏码动人多了。但导演也没打算只喂糖吃——当豫东在县城歌舞厅陪领导喝酒喝到吐,袁冰蹲在厕所门口给他拍背时,两人头发上都还粘着刚才演出用的廉价亮片。
《我们的那一年》8月27日七夕 官宣全国上映 -2
赵兰萍演的歌舞团团长是个妙人。她总叼着烟卷说”咱们唱《甜蜜蜜》的,自己日子可不甜蜜”,转头就能把团员们的奖金扣下买新音响。马振涛饰演的乐队鼓手老周更绝,总怂恿豫东”带着小袁南下闯码头”,自己却偷偷把演出机会让给有关系的同行。这些配角不是工具人,他们像一面面镜子,照着主角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踉跄身影。
电影最扎心的段落发生在歌舞团解散前夜。袁冰收到家里”父亲病重速归”的电报,豫东刚好接到深圳夜总会的聘书。两人在堆满道具的仓库里吵架,豫东摔了吉他吼出”你根本不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下一秒镜头切到袁冰颤抖着解开衬衫纽扣——原来她一直把攒下的演出费缝在内衣夹层。这种又痛又真实的戏码,比那些为虐而虐的桥段高级多了。
从袁秀芬原著《冰的故事》里扒拉细节的观众会发现,电影里那场露天电影院的戏是真实发生过的。银幕上放《少林寺》,台下豫东在袁冰手心写”跟我走”,结果被突然的暴雨浇花了字迹。这种带着时代印记的浪漫,现在年轻人约着看IMAX时大概很难体会了。
比起现在满大街的工业糖精,这片子更像小时候吃的粽子糖,甜里裹着松子香的微苦。当片尾豫东在火车站追着绿皮车奔跑时,你会发现导演压根没打算给个明确结局——就像当年歌舞团那些姑娘们,有人真的南下成了歌星,更多人嫁给了县城的工人。这种留白反而让故事有了后劲,散场时好多观众还盯着字幕发呆,大概都在想自己生命里有没有那样一个”就差一点点”的人。
七夕档向来是爱情片修罗场,但这部带着毛边的现实向作品,说不定能成为今年的一匹黑马。毕竟袁秀芬太懂怎么把生活里的褶皱拍出光泽来,她镜头下的爱情没有柔光滤镜,却能让观众在座椅上悄悄攥紧了拳头。当大银幕上豫东最后唱起那首跑调的原创歌曲时,后排有个姑娘突然吸了下鼻子——你看,真诚的故事永远能找到它的知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秒闪网盘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ingshijun.com/3764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