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王一哲、张宸逍《云南采风》大理行花絮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跟着电影人逛大理:蝴蝶泉边喝青梅酒,洱海月光下听扎染的故事
江一燕穿着扎染的裙子站在蝴蝶泉边,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画面像是从老电影里直接剪下来的。王一哲蹲在泉水边,手指轻轻划过水面,摄影师赶紧按下快门,胶片机”咔嚓”一声,把带着细碎波纹的泉水定格在画框里。张宸逍抱着半坛子青梅酒从白族老院子里走出来,酒坛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他笑着对镜头说:”这酒得配着洱海的月光喝才够味。”
这就是前几天电影采风活动在大理搞的花絮现场。三个演员像是突然从古装片场穿越过来的侠客,在古城青石板路上晃悠,把当地人都看乐了。有个卖乳扇的阿婆盯着江一燕的裙子看了半天,突然用白族话夸了句”好看得很”,转身从摊子底下掏出块家传的老扎染布非要送给她。后来剧组把这段花絮放上网,网友都在刷屏:”这才是大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蝴蝶泉那组照片特别有意思。摄影师故意用了过期胶片,拍出来的泉水泛着淡淡的青绿色,岩石上的纹路像是被时光啃出来的齿痕。王一哲说站在泉边能听见特别轻的”叮咚”声,像谁在弹三弦琴。他们在那儿待了整整一上午,就为了等一缕刚好能穿过树梢的阳光。有个场记小姑娘偷偷告诉我,江一燕的裙摆被泉水打湿后,晕开的蓝颜色比后期调色师做的特效还自然。
洱海边的拍摄安排在深夜。道具组在沙滩上摆了二十多盏LED灯,调成月光色的冷光,张宸逍抱着吉他坐在灯阵中间,远看真像漂在海上。最绝的是忽然游过来几只野鸭子,扑棱棱地从光影里穿过,摄影师手忙脚乱换了数码设备连拍。后来看素材时发现,有张照片里鸭翅膀带起的水珠在蓝光里像一串碎钻,这可比设计好的镜头生动多了。
他们在周城拍扎染那段特别接地气。三个明星蹲在染缸旁边学捆扎布匹,王一哲非说自己绑的图案肯定好看,结果拆开来活像条炸糊的油条。有个白族老师傅看不过去,抓着他的手教怎么用竹片折花纹,后来成品居然真像模像样的。江一燕把失败的”作品”系在包上当装饰,阳光下那团歪歪扭扭的蓝反而有种笨拙的可爱。
喝青梅酒那场戏是临时加的。本来只是在喜洲古镇取景,结果闻到巷子深处飘来的酒香,整个剧组顺着味儿就找过去了。酿酒的老伯见来了拍电影的,直接搬出窖藏三年的酒坛子。张宸逍喝得太急呛着了,咳得满脸通红,江一燕笑着给他拍背,王一哲趁机偷喝了他那碗,被镜头逮个正着。这些花絮剪进去后,网友都在问那家酒坊的具体位置。
现在想想,这次采风最妙的不是拍了多少美景,而是抓住了好多意料之外的瞬间。比如清晨菜市场里江一燕和卖菌子的阿嬢讨价还价,王一哲在三月街被小姑娘追着要教他跳霸王鞭,张宸逍蹲在银器店门口看老师傅敲錾子看得入迷。有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傍晚的古城墙根下,三个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影子尽头是几个放学回家的白族小孩,他们好奇地凑过来看拍电影,结果自己的剪影也进了画面。
这些碎片拼起来,倒比正经宣传片更有大理的味道。就像他们喝的那坛青梅酒,刚入口是甜的,咽下去才有淡淡的涩,最后留在舌头上的,是说不清的草木香。有个当地人在花絮视频下留言说:”看了你们拍的,才发现天天见的风景还能这么好看。”这话大概比任何宣传语都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