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重现经典!卓别林《淘金记》7.25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卓别林的皮鞋大餐要上4K了!《淘金记》百年后还能让你笑出眼泪
听说没?那个把皮鞋当牛排吃的流浪汉要回来了!不是别人,正是卓别林最经典的《淘金记》。这片子1925年就在美国上映了,可咱们内地观众今年7月25日才能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见它——而且还是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捣鼓出来的4K修复版。想想看,一百年前的黑白默片,现在要用超高清技术重新捣鼓,这事儿本身就够魔幻的。
故事其实特简单:卓别林演的那个叫夏尔洛的流浪汉,戴着圆顶礼帽拄着细手杖,跟风跑去阿拉斯加淘金。结果金子没挖着,倒是在小木屋里饿得把皮鞋给煮了。你肯定在表情包里见过这场景——卓别林拿着刀叉,把鞋带当意大利面卷在叉子上,鞋钉当成鱼骨头吐出来,活像在米其林餐厅吃大餐。现在4K修复版里,连他咬皮鞋时皮革的纹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饿汉的演技更绝了。
这片子最神的还不是饿肚子戏码。有个片段是夏尔洛暗恋的姑娘说要来吃饭,穷得叮当响的他愣是用面包插在叉子上,表演了一段”面包舞”。两根叉子当腿,面包当身子,在桌上跳芭蕾,活像个小人国来的舞蹈家。后来皮克斯《料理鼠王》里那个会跳舞的意大利面,估计就是从这儿偷的师。4K修复版里,面包屑掉在桌布上的轨迹都修复出来了,卓别林手指头微微发抖的细节特别戳心。
要说这片子多厉害?连库布里克都说这是他心中前十的电影。当年卓别林拍煮皮鞋那段,据说真啃了40多双皮鞋——当然不是真皮,是用甘草做的道具。现在修复团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仓库里找到原始胶片,发现有些画面因为年代太久已经发紫了,他们愣是用数字技术一帧帧调回来。最绝的是配乐,卓别林当年自己写的曲子,现在找来了法国电子乐手重新编曲,你想想看,默片配电子乐是什么神仙组合?
看预告片里有个镜头特别逗:夏尔洛被熊追着跑,结果大礼帽被风吹得在雪地上滚,他追帽子的样子活像在跳踢踏舞。这片子里到处都是这种身体喜剧,卓别林能踩着溜冰鞋在悬崖边转圈,也能因为饿晕了把同伴看成火鸡要扑上去咬。现在4K版连他雪地靴上掉的线头都看得见,默片时代的表演细节全给放大了。
听说这次修复最费劲的是”狗屋摇晃”那场戏。夏尔洛和淘金者挤在暴风雪里的小木屋,整个房子被风吹得在悬崖边摇摇欲坠。原版胶片这里划痕特别多,意大利修复师们得戴着白手套,用显微镜找每格画面的颗粒。有个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修这片的三个月里,自己做梦都在给卓别林擦皮鞋。
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黑白默片有啥好看的,但你去搜搜《淘金记》的豆瓣短评,最新留言还在说”看一次笑一次”。有个影评人说得特到位:卓别林的喜剧像老陈醋,年头越久越香。他那些倒霉事儿——被雪埋、饿肚子、追不到姑娘——搁现在看反而特别治愈。毕竟谁还没为生活啃过”皮鞋”呢?只不过咱们啃的是加班,人家啃出了艺术。
7月电影院见着这片子,建议带包薯片。别误会,不是让你学卓别林啃皮鞋,是怕你笑得太大声被邻座嫌弃——虽然默片时代观众笑翻天也没人管。对了,看完别急着走,字幕会放修复前后的对比画面,你会惊觉这一百年间,原来胶片会褪色,但幽默感真的不会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