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警斗四十匪:荒漠绝境中的生死较量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西北荒漠里的生死游戏:《大风杀》如何把观众摁在座位上喘不过气
“你们警察现在连枪都没有,拿什么跟我玩?”辛柏青饰演的悍匪北山用筷子慢条斯理地剔着鱼刺,这句话从他嘴里吐出来的时候,整个影院的空气都凝固了。银幕上是西北荒漠里那座摇摇欲坠的破败警局,三个警察被四十多个亡命之徒团团围住,这场实力悬殊的猫鼠游戏,从一开始就把观众拽进了那个黄沙漫天的绝望世界。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把最佳编剧和最佳男配角两座奖杯颁给《大风杀》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片子在五一档悄无声息地杀出来,豆瓣开分直接冲到7.2,把同期那些大制作全甩在了身后。彭于晏在微博上连发三个”太狠了”,黄轩直接买了五十张票请粉丝看,刘昊然更是在采访里说”辛柏青老师那个吃鱼的镜头我能看一百遍”。谁能想到一部没有流量明星撑场子的犯罪片,愣是靠着实打实的狠劲成了档期黑马。
导演张琪把故事扔在了西北戈壁深处的一座废弃小城,这地方荒凉得连时间都像是停滞的。三个警察押着重要证人途经此处,突然就被沙暴困住了,更糟的是他们撞上了北山带领的犯罪团伙。黄沙漫天里,那座摇摇欲坠的派出所成了最后的堡垒,无线电里循环播放的撤离通知混着时远时近的枪声,文明社会的规则在这里彻底失效。有个镜头我记特别清楚:白客演的民警夏然举着没了子弹的空枪对准匪徒,手抖得跟筛糠似的,对面那群人却笑得前仰后合——在这种地方,执法者的威严还不如一把砍刀好使。
辛柏青这次真是把观众吓着了。以往他在文艺片里不是演儒雅教授就是温柔丈夫,这次突然变身成穿西装打领带的魔鬼。北山这个角色太有嚼头了,表面看着像个下乡考察的学者,实际上一肚子坏水。他那套”养蛊式”管理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故意让手下为了抢功互相残杀,自己坐在旁边看戏,还美其名曰”优胜劣汰”。那场吃鱼戏绝对能进年度十佳镜头:他一边用筷子优雅地挑鱼刺,一边给手下布置杀人任务,最后突然把鱼骨头插进同伙眼睛里,银幕前至少一半观众跟着惨叫出声。
这片子的暴力拍得特别聪明。导演没用那些血肉横飞的老套路,而是玩起了心理战。有个俯拍镜头我到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警察被追到羊圈里,镜头从顶上拍下去,只见人影在羊群里窜来窜去,枪声混着羊叫,突然”砰”一声响,所有羊同时炸窝,等画面再亮起来,地上已经躺了个人。这种留白的暴力比直接拍肠子流出来更瘆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从哪个角落飞出来颗子弹。
李淼老师说得挺对,这片子反派写得比正派带劲。三个警察除了白客那个角色还有点记忆点,另外两位确实像是为了衬托北山而存在的。但话说回来,正是这种失衡反而让电影有种诡异的真实感——在真正的绝境里,恶的破坏力往往比善的守护来得更猛烈。有个细节特别戳心:老警察在临死前把警徽别回制服上,结果下一秒就被黄沙埋了半边身子,那个慢慢被沙子吞噬的警徽特写,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来得震撼。
最后结局处理得相当高级。没有俗套的大团圆,也没有刻意悲情,就是一场沙暴过后,活下来的人踉踉跄跄走向远方,镜头拉远,整个小城渐渐被黄沙吞没。影厅亮灯的时候,我后排两个姑娘还在小声争论:”你说北山到底死没死?””那个广播说沙暴持续三天是什么意思?”——能让人看完电影还琢磨半天的,肯定是碰到好货了。
《大风杀》最狠的地方在于,它把人性试验场直接搬到了寸草不生的荒漠里。当法律、道德、秩序这些文明社会的遮羞布都被狂风扯碎的时候,每个人露出来的底色才最真实。散场时听见有观众嘀咕:”这哪是看电影,简直是被人拿砂纸蹭了两个小时心脏。”要我说,国产犯罪片能拍到这份上,值回票价都是小事,重要的是终于有人敢把观众往绝境里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