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BD1280P/3.2G-MP4」阿里云未删减版原声版资源在线观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蒲松龄遇上追光动画:兰若寺里的东方奇幻盛宴
“这哪是动画片?分明是给成年人看的聊斋!”看完《聊斋:兰若寺》首映,后排观众这句感叹让我会心一笑。7月12日,追光动画带着《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杀回来了,这次他们把蒲松龄笔下的鬼狐世界搬上了银幕。说实话,开场那段黄泉路的场景就把我震住了——漫天飘舞的纸钱化作数据流,奈何桥变成了齿轮转动的机械装置,孟婆端着青花瓷碗站在水墨晕染的忘川河边,这种把”天地人”三界概念玩出赛博感的操作,还真是头回见。
影片最绝的是用一座兰若寺串起六个故事。你以为要看到老套的宁采臣聂小倩?导演偏不!开篇就是”崂山道士”王七穿着补丁道袍在山门前耍无赖,那副市井混混的嘴脸活脱脱从古籍里蹦出来的。当他穿墙失败撞得鼻青脸肿时,全场小朋友笑作一团,而大人们都在琢磨:这不就是当代职场人硬装逼失败的写照吗?接着画风突变,”莲花公主”篇里,被父王变成金鱼的公主在琉璃缸中游弋,鱼尾扫出的水纹竟暗藏敦煌飞天藻井图案,这种把悲剧童话拍得如此唯美的功力,确实配得上蒲松龄后人蒲胜业在首映礼上那句”比我们老蒲家更懂聊斋”。
要说视觉震撼,还得数”画皮”那段。本以为追光会照搬经典影视版本,没想到他们从宋画《骷髅幻戏图》找灵感——恶鬼褪下人皮时,皮肤如宣纸层层剥落,露出底下水墨勾勒的骨骼,配乐用的还是古琴泛音,吓得邻座姑娘把爆米花撒了我一身。最妙的是画皮鬼的妆容,额间花钿是唐代样式,唇妆却模仿了清代点绛唇,这种跨越朝代的美学混搭,分明在说:妖怪可比人类懂传统文化!
技术宅们肯定爱死”鲁公女”篇的细节。当女主角从古墓苏醒,青铜器纹样的裙摆扫过陶俑灯盏,光晕在墙壁投射出汉代画像砖的狩猎图。我二刷时才注意到,她发间金钗的造型根本就是国家博物馆那支唐代累丝金凤!导演组在特辑里透露,光”乞巧节”场景就考据了《东京梦华录》里七种民俗,那些放河灯的小姑娘,裙头褶子都是按南宋黄昇墓出土文物做的。
不过千万别以为这是部炫技的片子。看到”陆判”篇里书生捧着换来的心脏在雨夜狂奔时,突然get到主创的野心:他们哪是在拍鬼故事,分明借狐仙鬼魅说人间事啊!就像我旁边那位抹眼泪的大哥嘟囔的:”这哪是给小孩看的动画,分明是成年人的寓言。”散场时听到有观众说”终于有部不低幼的国漫了”,想想还真是,能把”崂山道士”的贪嗔痴拍成黑色幽默,把”画皮”的惊悚变成美学享受,大概只有追光这种既懂技术又啃得动古籍的团队能做到。
现在明白为什么文化特辑里总制片人说”要用现代语法重译聊斋”了。当00后观众为莲花公主的VR特效惊呼,70后观众因陆判换心的典故会心一笑时,突然发现蒲松龄三百年前写的那些精怪故事,原来早就预言了永恒的人性。走出影院时,听见个小姑娘缠着妈妈买《聊斋志异》绘本,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最酷的打开方式——让孟婆汤都带着拿铁的味道,让画皮鬼穿着高定汉服吓人,让今天的观众心甘情愿被三百年前的鬼故事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