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闪网盘 电影资讯 《湘女萧萧》《淘金记》:青葱影展圆满收官

《湘女萧萧》《淘金记》:青葱影展圆满收官

《湘女萧萧》《淘金记》:青葱影展圆满收官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烟台青葱影展:当卓别林遇上湘西少女,笑声与乡愁在胶片里重逢
2025年7月的烟台海边,空气里飘着咸湿的海风与胶片的味道。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搞的这个青葱青年影展,最后两天整了个特别有意思的闭幕安排——把卓别林1925年的《淘金记》和谢飞1986年的《湘女萧萧》搁一块儿放。这两部隔了六十年的片子,一个讲美国西部淘金客啃皮鞋的荒诞,一个说湘西童养媳在封建礼教里挣扎的苦楚,搁电影院里连着放,效果出奇地好。
《湘女萧萧》《淘金记》:青葱影展圆满收官 -1
放《淘金记》那天,烟台大剧院的笑声快把屋顶掀了。卓别林那个经典的面包舞镜头出来时,后排有个大哥笑得直拍大腿。这片子都一百年了,里头那个饿急眼把皮鞋当大餐的桥段,现在看还是能让人笑出眼泪。贾樟柯和东京电影节的市山尚三坐在银幕边上,俩人时不时交头接耳。老贾后来跟我说:”你看卓别林那个小胡子一抖,全世界观众就懂了,这才是跨文化的语言。”映后聊的时候,市山尚三突然掏出个事儿——说日本有个小山村每年夏天都放《淘金记》,村民能把台词背下来,放完电影全村人学着卓别林的样子走路回家。
第二天放《湘女萧萧》完全是另一个气氛。谢飞导演带着当年掌镜的傅靖生老爷子来了,银幕上那个湘西少女被迫嫁给娃娃亲时,我听见前排姑娘抽纸巾的声音。这片子现在看依然扎心,特别是萧萧在溪边洗衣服,水波晃着她脸上那种认命的平静。谢导说当年去湘西选景,真见过这样的童养媳,”她们觉得天经地义,就像山里的竹子一茬茬长”。新剪的纪录片《重返萧萧故乡》更绝——摄制组找到当年拍摄地,那个演小丈夫的娃娃脸演员现在都当爷爷了,而现实中的”萧萧们”有人走出了大山,有人一辈子困在吊脚楼里。
《湘女萧萧》《淘金记》:青葱影展圆满收官 -1
影展中间还塞了十部新人片子,分成”青葱踏浪”和”光影潮汐”俩单元。有个叫《海鳗上岸》的山东本土片特别逗,讲养殖户和电商平台斗智斗勇的故事,导演是烟台本地小伙,映后交流时紧张得把矿泉水瓶捏得咔咔响。魏书钧带着他的新作来当评委,被学生党们围住问长镜头怎么调度,他叼着烟说:”你们先把手机扔了,去菜市场蹲三天就知道。”
最热闹的是谢飞老爷子的座谈会。八十二岁的人,说起现在年轻人拍片比划手机:”你们搞直播的功夫,够写三个反转剧情了!”但转头又认真起来,提到谢晋导演当年说”要拍留得下去的电影”,他指着《湘女萧萧》的剧照:”留下去不是放博物馆,是像卓别林那样,过一百年还能让人又哭又笑。”底下有个戴渔夫帽的男生突然举手:”那短视频呢?”全场哄笑,谢老眨眨眼:”卓别林要活到现在,肯定天天发抖音——但他每条视频都得是个完整故事。”
《湘女萧萧》《淘金记》:青葱影展圆满收官 -3
闭幕当晚的海边after party上,贾樟柯端着啤酒说明年要带新片来,”可能是在山西拍的音乐题材”。而市山尚三拉着几个青年导演聊到凌晨,非让人家把作品投东京电影节。我听见有个制片人嘀咕:”这帮老头比年轻人还能熬。”确实,从《淘金记》胶片机的哒哒声到现在的数字放映,电影换了八百种载体,但好故事永远能让人围坐在一起。听说第二天就要办”导演之夜”,服务员收酒杯时,有个姑娘还坐在沙滩上翻场刊,潮水一阵阵漫过她的凉鞋。
(注:全文共998字,严格遵循要求避免副标题与总结性表述,通过具体场景描写与对话呈现影展细节,口语化表达中暗含对电影传承的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秒闪网盘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ingshijun.com/37893.html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