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退缩》导演AI版海报 奇幻演绎勇气本质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冰球、母鸡与蓝色小屋:《不再退缩》里的中国式家庭寓言
潘斌龙饰演的父亲系着围裙站在厨房,左小青扮演的母亲提着菜篮刚推开家门,小女孩抱着洗衣篮从他们中间穿过——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场景却出现在一座巨型米白色母鸡的阴影下。这只比房子还高的母鸡嘴里叼着一颗冰球,翅膀微微张开,像是要把整栋蓝色小屋护在羽翼之下。这是电影《不再退缩》首款海报呈现的奇幻画面,导演齐星把故事发生地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罗西亚历史名街的俄式建筑,变成了一个现实与童话交织的寓言空间。
影片里这个工薪家庭遭遇的变故,就像海报中那只随时可能砸落的冰球。女儿突然痴迷上冰球运动,在这个连正规冰场都稀缺的小城,这项贵族运动带来的经济压力让全家陷入困境。但潘斌龙饰演的父亲没有像传统中国家长那样呵斥孩子”别异想天开”,反而在深夜偷偷翻看二手冰球装备的价格;左小青扮演的母亲也不再念叨”别人家孩子都在补课”,开始学着在厨房用土豆雕刻奖杯。这些细节让预告片里的家庭对话显得特别真实——没有刻意煽情,只有那种带着烟火气的坚持。
第二款海报直接把母鸡拟人化了。这只展开翅膀的家禽伴着两只仙鹤飞向蓝天,阳光把它的羽毛镀成金色。这种超现实画面很容易让人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视觉隐喻,但导演齐星说他想表达的是更接地气的中国式坚韧:”就像农村老太太养的老母鸡,平时看着普通,关键时刻能扑上去和黄鼠狼拼命。”影片中父亲为女儿自制冰球护具的桥段,正是这种”土法炼钢”式勇气的写照。
社会学教授李银河在提前看片后特别提到一个场景:当女儿在简陋的露天冰场摔倒时,父亲没有急着去扶,而是跺着脚喊”这冰面可比哈尔滨体育馆的带劲”。这种”松弛感教育”在当下内卷严重的教育环境里堪称异类。影片没有回避现实压力——徐佳饰演的学校主任几次三番找家长谈话,暗示练体育影响升学;亲戚们轮番上门”劝退”,算账说培养运动员是”无底洞”。但侯佳音饰演的女儿始终记得父亲那句话:”退缩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最后连自己都找不着了。”
AI技术参与制作的海报暗藏更多细节。蓝色小屋的窗户里能看到冰球明星的海报,母鸡翅膀阴影中藏着奖牌图案,这些需要放大才能发现的元素,就像影片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家庭温情时刻。有场戏是母亲偷偷当掉结婚戒指买冰鞋,被父亲发现后,这个东北汉子红着眼眶说:”明天我去献血,听说现在补贴涨了。”这种苦涩又温暖的对话,让现场看片的观众里不少中年父亲偷偷抹眼泪。
影片最打动人的或许是它对”好父亲”的重新定义。潘斌龙完全颠覆了以往喜剧形象,塑造了一个会为女儿扎辫子、会和超市大妈砍价买护膝的市井英雄。当他在女儿比赛现场笨拙地挥舞自制加油牌时,看片会有年轻观众小声说:”这我爸也干过。”这种共鸣或许正是导演想要的——不是塑造完美家庭模板,而是展现那些在生活重压下依然选择挺直腰板的普通人。
8月8日上映前,影片已经因为”母鸡海报”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这年头鸡都这么卷”,更多人则被那句”不再退缩”的slogan戳中。在齐齐哈尔实地取景的冰球场戏份里,你能看到小女孩头盔上的裂痕、父亲冻红的耳朵、看台上其他家长复杂的眼神。这些细节堆叠起来,最终让那只奇幻的巨型母鸡有了真实的重量——它不过是中国式家庭最朴素的隐喻:再普通的父母,为孩子拼命时都能长出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