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为证》: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记忆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这部纪录片要上映了,它把八十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抗争拍得让人坐不住
听说今年8月15号要上一部叫《山河为证》的纪录片,这片子选的日子就挺有讲究——正好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翻了些资料,这片子可不简单,光是预告片里那些画面就看得人头皮发麻。
这片子最狠的就是把当年那些铁证都给搬出来了。预告片里闪过一份《田中奏折》的特写镜头,泛黄的纸页上”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字迹刺眼得很。导演组不知道从哪挖出来这么些老胶片,日本兵在卢沟桥上调戏中国守军的画面,南京城墙上飘着的太阳旗,还有重庆防空洞里挤得跟沙丁鱼似的老百姓,全是以前没公开过的素材。有个镜头我印象特深:几个东北抗联的战士冻得满脸冰碴子,趴在雪地里啃树皮,旁白里冒出句”他们撑住了日本关东军六十万精锐”,当时鼻子就酸了。
这片子聪明就聪明在不光讲中国人自己的事。它把罗斯福、丘吉尔那帮外国大佬的录音都找出来了,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说”没有中国战场拖住日军,太平洋战争要多死一百万美军”,丘吉尔更直接,承认”要是中国早投降半年,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早丢光了”。这些外国人的大实话比啥都有说服力,以前哪见过纪录片这么玩的?
说到战场,这片子把武汉会战拍得跟大片似的。预告片里国军德械师和日军在长江边上拉锯战,有个老兵回忆说”我们一个团守孝感火车站,打到最后炊事员都抡着菜刀上去了”。更震撼的是平型关那段,八路军的土枪土炮对着日军机械化部队硬刚,林彪部队缴获的日军钢盔在镜头前堆成小山。导演组还找到个美国记者当年拍的彩色胶片,台儿庄战场上国军敢死队绑满手榴弹往坦克底下钻的画面,色彩鲜艳得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
最戳心窝子的还是讲老百姓那些片段。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里,租界的老百姓隔着苏州河给守军扔香烟;滇缅公路上,三千南洋华侨机工开着卡车往国内运物资,三分之一人死在了野人山;重庆大轰炸后,茶馆门口贴着”照常营业”的纸条,老板娘说”日本飞机炸得了房子,炸不垮人心”。这些细节比喊一百句口号都管用,我看预告片时候旁边几个小伙子偷偷抹眼泪。
这片子还有个特点,不避讳讲牺牲。南京那段直接放了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报告原文,镜头扫过拉贝日记里”每天卡车运走上千具尸体”的记录。有个幸存者老太太对着镜头说:”我那年十二岁,躲在死人堆里三天,日本兵用刺刀捅尸体找活人。”这话配上她胳膊上的刀疤,比任何特效都震撼。导演组说他们采访了四百多个抗战老兵,现在活着的不到五十个了,这片子算是抢着给历史留证据。
我特别注意到预告片最后那段:1945年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徐永昌代表中国签字受降,镜头突然切回1937年卢沟桥的石狮子。这剪辑绝了,八年抗战就这么几秒钟说透了。片尾曲用的是《黄河大合唱》的变奏,配合着当代年轻人参观抗战纪念馆的画面,明摆着告诉你——历史没走远,它就在手机屏幕那头看着你呢。
这片子8月15号上映挺有意思,八十年前那天日本人投降,现在年轻人刷着手机就能看见当年先辈怎么打的这场仗。有个抗战老兵在预告片里说:”我们那会儿拼命,就想着后人能直起腰杆过日子。”现在想想,电影院里的爆米花,商场里的奶茶店,可不就是他们拿命换来的平常日子么?这片子要是拍得好,说不定能让更多年轻人明白,8月15日不光是放假的日子,更是老辈人拿血换来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