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阿里网盘「HD720P/3.4G-MKV」资源在线看原声版高清版本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二手玫瑰在兰若寺唱起命运
追光动画这帮人真是越来越会玩了。《长安三万里》的余韵还没散尽,他们又带着水墨画笔闯进了蒲松龄的志怪世界。《聊斋:兰若寺》上映不到两周,票房已经冲过两亿大关——要我说,这片子最绝的不是画面,而是片尾突然炸出来的那首《命运》。
你肯定听过梁龙那嗓子。当”哎呀我说命运呐”的戏腔从影院音响里劈出来的时候,前排正收拾爆米花纸袋的观众全都僵住了。二手玫瑰这支乐队太懂怎么把民谣唱成符咒,歌词里那些”崂山穿墙术””君子一诺”的意象,根本就是从银幕上直接扒下来的。我旁边坐着的姑娘听到”是人,是鬼,这乱世的夜叉”这句时,手里的3D眼镜直接掉地上了。
电影开篇就是蒲松龄在雪夜磨墨的镜头。追光这次玩了个巧的,让这位写鬼写妖的先生成了穿针引线的说书人。他笔下那些墨痕会自己游走,在宣纸上化成四季轮回——春天是狐妖嫁女的桃花雨,夏天变成荷花三娘子踏过的涟漪,秋夜必然要遇见画皮鬼,而冬日的炭火盆边,永远坐着个等丈夫回家的婴宁。水墨在银幕上晕染开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故事根本不是被创作出来的,它们一直就藏在某本泛黄的线装书里。
六个故事串得妙。贪心的书生在崂山道观学穿墙术那段,满墙符咒突然活过来追着他跑,影院里小孩都在尖叫。但真正扎心的是后面《阿绣》那段,狐妖冒充新娘的戏码拍到一半,画面突然切回现代都市——写字楼玻璃幕墙上倒映着同样的眉眼,当代人哪分得清眼前是真心还是画皮?导演在这埋了个狠的:当狐妖哭着问”我扮她扮得不像吗”,银幕内外多少人都被问住了。
要说技术,追光这次把水墨玩出了新花样。聂小倩出场时那场戏,她的衣袂是工笔描金的,头发却是写意泼墨,被风吹散时像极了徐渭的狂草。最绝的是黑山老妖现真身那段,整个银幕突然变成被雨水打湿的生宣,妖怪的轮廓在纸上晕染又重组,我后排有个美术生激动得直拍大腿。
片尾曲响起时银幕上在放”伪纪录片”。蒲松龄的毛笔突然变成摄像机,拍下六个故事里所有角色的现代装束——荷花三娘子在奶茶店打工,陆判官开着直播判案,连画皮鬼都改行当美妆博主了。这种古今对撞的处理配上二手玫瑰的摇滚戏腔,荒诞里带着点悲凉。散场时听见有人嘀咕:”这不就是咱们每天在短视频里刷到的妖魔鬼怪么?”
有个细节特别戳我。电影里蒲松龄每次写完一个故事,砚台里的残墨都会变成那个故事的主角。等到片尾字幕放完,银幕突然全黑,然后浮现一行朱砂小楷:”墨未尽,缘未了”。这时候影院顶灯还没亮,黑暗中不知道谁接了句:”哎呀我说命运呐”,全场爆笑。能把志怪片做出这种沉浸式体验,追光这次确实玩明白了。
现在想想,最震撼的倒不是那些视觉奇观。当燕赤霞和宁采臣在暴雨里对吼”谁的故事能道尽这世间情与事”时,我前排有对情侣突然十指相扣。妖魔鬼怪折腾两小时,最后让人破防的终究还是那点人情味——就像歌词里唱的,几则乱谭见真情,这大概才是蒲松龄当年点着油灯写聊斋时,最想让人看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