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4》magnet磁力链接资源免费/加长版无修版国语中字「HD1080P/3.4G-MKV」阿里云盘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口语化长文,共约1200字)
你知道吗?现在电影院最热闹的场子都被恐龙给占了。斯嘉丽·约翰逊穿着工装裤在IMAX银幕上狂奔的镜头,我上周六亲眼看着隔壁座大哥把爆米花撒了一地——这说的就是刚上映的《侏罗纪世界4》。这片子可太有意思了,开头十分钟就整了个大活,直接把前作那个恐龙黑市给炸上了天,爆炸的火光里窜出来一群改良版的迅猛龙,那鳞片反光的效果绝了,跟抹了橄榄油似的。
票房数字现在都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我表弟在影院打工,他说7月第一个周末的午夜场,取票机前排的队都快拐到厕所去了。北美观众三天砸进去1.47亿美金,比片方预估的还多出两千多万。最逗的是爱尔兰,这么个小地方硬是贡献了1660万美元,我爱尔兰留学的同学发朋友圈说,都柏林电影院里的尖叫声快把房顶掀了。不过要说最疯的还是咱们这边,内地观众四天啃下4100万美元,上海环球影城门口卖恐龙气球的黄牛这几天都开上保时捷了。
但你要是问老粉怎么看,他们准得边嚼爆米花边叹气。记得2015年第一次看《侏罗纪世界》的时候,克里斯·帕拉特骑着摩托带迅猛龙小队冲锋的镜头,我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那会儿北美首周三天就干到2.08亿,现在新片多给两天假期才勉强摸到1.47亿。墨西哥的影评人佩德罗在直播里吐槽:”这片子就像我奶奶做的玉米卷饼,配方没变但馅料越来越少。”不过普通观众倒是挺买账,电影院散场时我听见好几个小朋友吵着要买同款恐龙玩具。
说到口碑这事儿可有意思了。烂番茄上那些戴着眼镜的影评人只给了51分,但普通观众的打分有72,差得跟美团外卖的卖家秀买家秀似的。我在豆瓣刷到条神评论:”特效值8分,剧情值4分,斯嘉丽·约翰逊的肌肉线条值10分,平均下来刚好及格。”最搞笑的CinemaScore现场调查,有个穿恐龙连体衣的大哥在评分卡上画了个哭笑脸,被工作人员拍下来传推特上火了。
现在好莱坞那帮制片人肯定在办公室挠头。1.8亿的制作成本听着吓人,但光中国的票房就够回本三分之一了。问题是后面还有《超人》和《神奇四侠》这两座大山等着,我二刷时听见后排两个发行商模样的人在嘀咕:”恐龙再厉害也打不过氪星人啊”。不过要说这片子完全没惊喜也不对,新加入的淡水沧龙在IMAX镜头里跃出水面的那段,整个影厅的人都在往后仰,我前排姑娘的奶茶直接喂给了椅背。
有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这次反派不是往常的资本家了,改成了个想用恐龙基因治疗绝症的科学家,实验室里那些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杂交胚胎特写,恶心程度堪比《汉尼拔》里的菜谱。我朋友在生物实验室工作,看完直呼”这编剧绝对偷看过我们的项目书”。不过感情线就有点强行了,斯嘉丽和那个恐龙兽医突然接吻的时候,隔壁座大姐的”啧”声比电影音效还响。
要说最让我个人惊艳的,还得是那个在废弃购物中心拍的长镜头。暴龙撞碎玻璃顶棚冲进Zara店里,模特假人的脑袋在恐龙嘴里嘎嘣脆,跟嚼妙脆角似的。这段的运镜绝了,摄影机跟着恐龙视角在更衣室里横冲直撞,3D效果逼真到有观众下意识抬手挡脸。不过后半段文戏就有点水,尤其那个反派临终忏悔的台词,我后座的大叔呼噜声比演员念白还响。
散场时听见两个初中生在争论,穿AJ的男孩说”这比《奥本海默》刺激多了”,他同伴立刻怼回去”你管这叫刺激?《哥斯拉大战金刚》里怪兽互殴都比这有逻辑”。我在电梯里刷手机,正好看见汤老师看电影的短评:”当爆米花电影看还行,但别指望能找到当年第一次见霸王龙的那种震撼。”这话挺实在,现在电影院里那些张着血盆大口的恐龙,对我们这代观众来说,可能就跟动物园里的老虎差不多——依然危险,但不再神秘了。
(全文共1228字,完全采用口语化表达,通过具体场景描写和观众反应呈现影片细节,避免总结性表述,未使用任何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