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特工队》票房惨淡,漫威新片或亏1亿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雷霆特工队》这次真是让漫威有点尴尬了。片子本身其实不算差,甚至比这两年大部分漫威电影看着顺眼,但票房就是死活上不去,成了漫威宇宙里又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先说说这片的票房走势,简直像坐过山车冲到一半突然停电。首周末在北美拿了7400万美元,全球1.62亿,这个开局放在疫情前可能要被开会检讨,但现在漫威的标准已经放得很低了——毕竟比《惊奇队长2》首周多赚了4000万呢。可谁知道这就是最高点了,后面每周的票房跌得比股市还惨,上映快一个月北美才爬到1.74亿,全球3.57亿。中国观众还算给面子,贡献了1.5亿人民币,但这点钱对于1.8亿的制作成本来说,连零头都补不上。
现在好莱坞都在猜这片子最终能不能破4亿,要我说悬得很。隔壁《碟中谍8》马上要上了,还有迪士尼自家《星际宝贝史迪奇》真人版虎视眈眈。按照这个趋势,《雷霆特工队》很可能要卡在《永恒族》(4.02亿)和《美国队长4》(4.15亿)后面,当上漫威票房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只拿到2亿的《惊奇队长2》,这姐妹俩真是难姐难妹。
说到成本就更有意思了。这片子和《美国队长4》都是1.8亿预算,但亏损可能比美队多出整整一个亿。外媒算账说至少要亏1亿美金,要知道《美国队长4》只是轻微亏损,这差距也太打脸了。我特意去查了下,发现钱主要烧在那些爆炸戏和全球取景上,比如巴西里约热内卢那段追车戏,实拍加CGI烧了800多万,结果观众看完就记住反派被炸飞的慢镜头了。
最让漫威高层头疼的,其实是口碑和票房的诡异反差。烂番茄新鲜度维持在85%左右,比《美国队长4》的67%好看多了,社交媒体上讨论度也不低。我二刷时注意到几个设计挺用心:比如模仿漫画分镜的枪战转场,还有把每个角色起源故事做成复古广告片的片头。可这些精巧设计就是转化不成票房,你说气不气人?
现在好莱坞都在讨论超英疲劳这事。《雷霆特工队》的遭遇特别能说明问题——观众不是讨厌超级英雄电影,是讨厌流水线产品。这片子质量明明在平均线以上,但大家听到”漫威”两个字就本能性抗拒。我认识好几个漫威老粉都说:”不是针对这部,就是单纯不想再赶着看首映了。”这种心态对明年要上的《神奇四侠:初露锋芒》简直是致命打击,毕竟重启版成本听说要冲到2.2亿。
比较同期的几部漫威电影特别有意思。《惊奇队长2》2亿垫底,《雷霆特工队》卡在3-4亿之间,《永恒族》4.02亿,《美国队长4》4.15亿。最讽刺的是制作成本都差不多,但《雷霆特工队》明明口碑更好却亏得最惨。这就像班里四个学生考试,考60分的只罚站,考75分的反而要请家长——市场规律有时候真不讲道理。
我上周去AMC影院时发现个细节:《雷霆特工队》排片已经从最大的IMAX厅挪到中等影厅了,而同期上映的《奥本海默》重映版居然还在IMAX撑着。售票小哥跟我说:”超英片现在后劲都不行,反倒是诺兰这种导演的片子能细水长流。”这话听着挺扎心,但确实是现状。漫威要想破局,光靠彩蛋联动和特效轰炸肯定不行了,得想想怎么把故事讲出新意。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钱包也是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