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闪网盘 电影资讯 大卫·林奇梦境之旅:上影节午夜惊奇片单揭晓

大卫·林奇梦境之旅:上影节午夜惊奇片单揭晓

大卫·林奇梦境之旅:上影节午夜惊奇片单揭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上海遇见林奇:一场4K修复的梦境狂欢
听说没?明年六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要搞个大事情——专门给大卫·林奇这个怪才导演弄了个单元,名字起得特别带劲,叫”走进大卫·林奇的梦境”。这老头儿可不得了,拍出来的东西邪门得很,但偏偏全世界都买他的账。我头一回看他的《穆赫兰道》时候,半夜三点坐在沙发上发愣,满脑子都是那句”没有乐队,但音乐一直在响”,到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
大卫·林奇梦境之旅:上影节午夜惊奇片单揭晓 -1
电影节这次下了血本,一口气拿出七部林奇的4K修复版片子。打头阵的就是他那部处女作《橡皮头》,这片子我大学时在资料室看过盗版碟,画质糊得跟隔了层毛玻璃似的。听说这次修复版能把那个黑白世界里婴儿的皱纹都看得一清二楚,想想就瘆得慌。还有《蓝丝绒》,罗西那个烈焰红唇在4K画质下得多妖艳啊?我至今记得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叼着烟说”他把我心爱的耳朵放在盒子里寄来”时那个神经质的笑容,这次在大银幕上看估计能当场做噩梦。
最让我期待的是《穆赫兰道》要放4K版。这片子简直就是个俄罗斯套娃,每看一遍都能拆出新东西。记得第一次看时完全懵圈,到咖啡馆那段突然背脊发凉——那个流浪汉从墙后转出来的镜头,据说这次修复把背景里若隐若现的鬼影都修出来了。有个在戛纳看过修复版的朋友说,连娜奥米·沃茨眼角的泪光都能数清楚有几颗,这要是在电影院看,还不得把爆米花捏成渣?
虽然官方没公布全部片单,但我打赌肯定少不了《双峰:与火同行》。当年看电视剧时就被那个红房间里的侏儒吓够呛,电影版里劳拉·帕尔默那句”我的父亲杀了我”配上4K画质,估计能直接送走几个胆小的。说不定还会放《内陆帝国》,三个小时的数字摄影实验片,满屏噪点配上劳拉·邓恩分裂的表演,在电影院看绝对是一场行为艺术。
最妙的是他们还找了部林奇的纪录片当甜点。这老头平时神神叨叨的,喝咖啡要固定牌子的纸杯,工作室里永远堆着不明所以的金属零件。有次采访里他说”我每天冥想就是为了抓梦境里的鱼”,这种怪话在纪录片里肯定少不了。我特别好奇会不会拍到他在《橡皮头》片场给那个畸形婴儿道具喂饭的幕后花絮,听说当时把场记吓得辞职了。
说真的,在上海看林奇特别有感觉。你想想,从影院出来走到南京西路上,看着霓虹灯在雨天里化开,保不齐就会觉得哪个巷子口要走出个《蓝丝绒》里的弗兰克。我有个做当代艺术的朋友说,陆家嘴那些玻璃幕墙倒映的云彩,活脱脱就是《双峰》片头里那片森林。这次电影节选在六月也妙,梅雨季的上海本来就雾蒙蒙的,看完《妖夜慌踪》出来,看谁都像心里有鬼。
抢票那天我肯定要定闹钟。去年电影节放《2001太空漫游》修复版时候,黄牛票炒到两千多。这次林奇的片子更邪性,估计文艺青年们得挤破头。听说和平影都的IMAX厅要放《穆赫兰道》,那个蓝色钥匙的特写镜头在巨幕上出现时,全场倒吸凉气的声音想想就带感。就是担心隔壁坐个穿红色西装套装的姑娘,映后讨论时突然来句”其实我们都是楚门”,那就真成行为艺术了。
现在就开始复习林奇的访谈录了,免得映后交流时露怯。这老头说过最靠谱的一句话是”电影应该像梦境一样不讲道理”,所以到时候要是看完《内陆帝国》一头雾水,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说明你看懂了”。就是不知道影院会不会在放《橡皮头》时候发抗焦虑药,毕竟那部片子的婴儿哭声在杜比全景声里重现,杀伤力堪比生化武器。
(字数统计:1037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秒闪网盘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ingshijun.com/3528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