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评委会:黄渤、咏梅谈评委体验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们一露面就挺有看头。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当评委会主席这事儿挺合适,毕竟他拍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都是影迷心里头的经典。他开场就说,电影人最带劲的不光是拍片子,还能窝在影院里头看同行们的作品,跟大伙儿一块儿咂摸滋味。这话说得实在——你看他带着六个来自五湖四海的评委,要连着看12部入围电影,搁他嘴里就成了”捧着共同的挚爱”,听着怪浪漫的。
黄渤穿着西装往台上一站,立马想起七年前他靠《冰之下》在这儿拿影帝的事儿。他操着青岛口音说上影节是”造梦的地儿”,还半开玩笑说希望今年能撞见一部”让人眼珠子都瞪出来”的好片子,最好能写进电影史的那种。这话听着夸张,可细想还真像他风格——当年他演《疯狂的石头》里头那个满嘴方言的笨贼,谁想到后来能成五十亿影帝呢?
咏梅说话还是那股子沉稳劲儿。柏林影后这回当评委,她说就想借着看片跳出”演来演去都是温柔女性”的框框。这话实在,你看她从《地久天长》到《小欢喜》,确实该换换口味了。杨荔钠导演更直接,说就想看女导演们怎么折腾那些全球化的严肃话题,她自个儿拍的《妈妈!》不就是把老年痴呆症拍得让人心尖发颤么?
最逗的是阿根廷导演伊万·冯德,留着大胡子说要”吵几架才过瘾”。希腊制片人卡拉萨诺斯赶紧接话,说可别带着预设看片,得让电影”咣当”一下砸中自己才行。印度导演基兰·饶更绝,把评选比作”吃满汉全席”,说要从十二道大菜里挑最好的,听着都馋得慌。
今年主竞赛的片单挺有意思。有讲云南乡村女教师苦撑学校的《红麦子》,有把重庆拍成赛博朋克的《白色漩涡》,还有日本导演用16毫米胶片拍的《黎明的一切》。最绝的是法国那部《狗阵》,听说全片就用三条野狗当主角,愣是拍出人性挣扎来。这些片子要在六天里全过一遍,评委们得从早到晚泡在放映厅,难怪黄渤说”得备足咖啡和薄荷糖”。
托纳多雷私下跟记者唠嗑,说看见中国年轻导演敢拍《乘船而去》这种讲临终关怀的片子,让他想起自己二十多岁拍《星光伴我心》的莽劲儿。咏梅倒是对哈萨克斯坦的《奔马》念念不忘,说里头那个追着火车跑的姑娘,让她想起当年在内蒙古插队的日子。这些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都得在6月21号晚上见分晓,听说评委会为最佳影片吵了三轮,有评委急得连比带划说某部电影”就像煮糊了的意大利面,看着乱但滋味足”。
有意思的是今年评委们吃饭都在聊电影。黄渤爆料说卡拉萨诺斯每次尝到新菜就要联想电影镜头,喝个罗宋汤都能扯到塔可夫斯基的《镜子》。最逗的是评纪录片时,有人坚持要选那部拍东北虎的《呼啸山林》,说”光听虎啸声就能拿奖”,结果被杨荔钠怼回去:”那春晚开场舞也能参赛了?”这些幕后花絮比颁奖礼还精彩。
等着开奖这几天,电影宫外头天天有影迷蹲守。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举着《白色漩涡》的海报,逢人就安利”这片把山城拍得像盗梦空间”。还有个穿旗袍的大妈,非说《乘船而去》里老奶奶像她二姨,见着剧组的人就塞粽子。这些热闹劲儿,倒真应了托纳多雷说的——电影节最金贵的不是奖杯,是这些活色生香的烟火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