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防非计划”启动,共筑校园金融安全屏障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在北京几所高校里,有个特别火爆的活动让学生们排着长队参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明德广场上,印着”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蓝色展板前围满了人,中央财经大学的学术会堂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拿着答题卡的学生——这就是正在进行的”百校防非计划”高校巡回宣传活动。
这个由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指导的活动可不简单。主办方中国金融传媒集团的工作人员小李说:”我们准备了三个月,光模拟测试就做了二十多次。”在中央财经大学的展台前,金融学院的王同学正戴着VR眼镜体验”虚拟投资陷阱”,她摘下设备后直拍胸口:”太真实了!刚才那个所谓稳赚不赔的虚拟币项目,差点就把我攒的学费骗走了。”
活动现场最抢眼的是那个两米高的互动答题转盘。中国政法大学的小张连着答对五道题,赢得定制U盘后兴奋地说:”原来校园贷的年化利率能到300%!他们宣传时说的日息不到一杯奶茶钱根本就是偷换概念。”旁边的同学纷纷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参加线上的”防非知识闯关”。
专题讲座现场更是干货满满。来自监管部门的讲师老刘没用PPT,而是用最近破获的真实案例开场:”上个月有个大学生,为买最新款手机借了网贷,结果利滚利欠了十几万…”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在问答环节,人民大学大二学生小林举手问:”怎么分辨正规金融机构?”讲师直接掏出手机演示:”记住这个金融牌照查询小程序,三秒钟就能验明正身。”
活动还有个特别环节——AI诈骗模拟。学生们轮流接听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诈骗电话,计算机系的赵同学败下阵来:”那个AI模仿我导师声音太像了,说要急用钱让我转账,要不是提前知道是测试,我真可能上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采集了2000多个真实诈骗录音,能模拟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等八大类骗局。
活动结束收拾场地时,主办方发现个意外惊喜——有学生自发在朋友圈发九宫格照片,配文”今天get到防骗新技能”。中央财经大学保卫处的老师笑着说:”连食堂阿姨都来问,能不能给后勤人员也办一场。”据了解,这次活动已经覆盖北京8所高校,接下来还要去上海、广州等地50多所院校,未来三年要实现全国百所高校全覆盖。
这种”沉浸式”的防非宣传确实效果不错。就像金融学院李教授说的:”与其发传单,不如让学生亲身体验被骗的感觉。那个VR诈骗模拟器,比我们讲十节课都管用。”活动现场准备的2000本《大学生防骗手册》,第一天就被领光了,现在还在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