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你上!》姜文新作定档725,东北风情,全球瞩目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姜文这次玩大了!《你行!你上!》里那个泡面头东北老爹,简直让人认不出来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你行!你上!》的预告片时,我差点没认出来那个顶着泡面头、满嘴东北话的”疯爹”居然是姜文。要知道,这位导演以往在银幕上可都是《让子弹飞》里张麻子那种硬汉形象,这次彻底颠覆了。预告片里他穿着花衬衫,操着一口大碴子味儿的东北话,冲着儿子喊”你行!你上!”的时候,我差点把水喷在屏幕上。
这片子讲的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姜文演的这个老爹带着他那个”天才儿子”,从沈阳一路折腾到美国,就为了挑战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权威。最逗的是,这个儿子找了三个小演员来演不同年龄段,而且听说弹钢琴的戏份都是真弹。想想看,一群小屁孩在姜文电影里弹肖邦,这画面光是想想就够魔幻的。
说到演员阵容,这片子简直是集齐了半个娱乐圈的”怪咖”。雷佳音顶了个”海绵宝宝头”,葛优弄了个爆炸头,马丽和于和伟也都是一副复古时髦的打扮。姜文这次不光自己疯,还把整个剧组都带跑偏了。不过说真的,这种全员放飞自我的状态,反而特别符合这部电影的气质——就是要打破常规,就是要不按套路出牌。
电影里有句台词特别戳人:”天花板上头是啥?”这话听着简单,但仔细琢磨特别有意思。姜文好像一直在用各种方式问这个问题,从他最早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到后来的《让子弹飞》《邪不压正》,每部电影都在打破某种”天花板”。这次他干脆把这个问题直接甩给观众了——你们觉得艺术的极限在哪儿?人生的极限在哪儿?
预告片里有个场景特别带劲:父子俩站在钢琴前,姜文那个”疯爹”突然来了一句”你行!你上!”,然后儿子就开始弹琴。镜头一转,整个屋子都在震动,天花板的吊灯晃来晃去,感觉下一秒就要掉下来。这种用喜剧方式解构古典乐的桥段,也就姜文能想得出来。他总能把特别严肃的事情拍得特别荒诞,又把特别荒诞的事情拍得特别深刻。
说到音乐,这片子应该会很有看头。三个演儿子的小演员都是真会弹钢琴的,听说拍摄的时候都是现场收音。想想看,姜文电影里那些标志性的配乐,加上现场演奏的古典乐,这混搭得多带劲。而且按照姜文的一贯作风,估计还会塞进去不少经典老歌,搞不好还能听见《茉莉花》和摇滚乐混在一起的魔性版本。
我特别好奇的是,姜文这次会怎么处理父子关系这个主题。从他以前的电影来看,他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父亲基本缺席,《鬼子来了》里干脆没有正常家庭,《让子弹飞》里都是些”野路子”的父子情。这次直接拍亲父子,而且还是带着儿子闯世界的设定,不知道会擦出什么火花。
预告片里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儿子问老爹为什么要带他去美国,姜文演的那个”疯爹”说:”因为这儿的天花板太低了。”这话听着像玩笑,但细想特别姜文——永远在追问”上面还有什么”。从《太阳照常升起》开始,他就老爱拍些冲破束缚的镜头,这次直接拿”天花板”当隐喻了。
说实话,姜文电影最让人上瘾的就是那种”猜不透”的感觉。你看他改编《侠隐》,拍出来成了《邪不压正》;你看他拍《太阳照常升起》,看到最后才发现是个轮回。这次《你行!你上!》说是父子音乐冒险,但谁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没准看到一半突然开始讲外星人,或者最后发现整个故事都是场梦,这种事儿姜文绝对干得出来。
现在电影定档7月25号,正好是暑期档。想想看,大夏天的,坐在电影院里看姜文带着一群疯子般的演员,讲一个关于打破天花板的疯狂故事,这感觉多带劲。而且七年没见他出新片了,这次回归,光是看他把雷佳音、葛优这些人都折腾成什么造型,就值回票价了。
最后说回那句”你行!你上!”,这口号听着像打鸡血,但在姜文电影里肯定没那么简单。没准到最后会发现,这句话不是说给儿子听的,而是说给银幕前的每个观众听的——你觉得艺术就该是那样?生活就该是这样?你行你上啊!这种挑衅式的创作态度,才是姜文电影最让人上头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