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缅怀张国荣,粉丝追忆“偶像”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愚人节的另一种颜色
四月一日,香港的天空灰蒙蒙的。这个日子在日历上被标注为”愚人节”,但对许多人来说,它早已被重新定义。二十二年前的今天,张国荣从文华东方酒店二十四楼一跃而下,给这个世界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我站在文华酒店外,看着不断有人捧着花走来。白玫瑰、红玫瑰、百合,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被小心翼翼地放在酒店外墙边。有个穿黑色连衣裙的女士蹲在那里,把花束摆正,又用手指轻轻拂去花瓣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她的动作很慢,像是在完成某种仪式。
“每年都来?”我问她。
她抬头看我,眼睛红红的,”第十八年了。”说完就起身走了,背影瘦削得像一张纸。
酒店门口已经堆满了花,香气浓得有些刺鼻。保安站在一旁,表情复杂。我想他大概已经习惯了每年这个时候的场面。有个年轻女孩在花堆前自拍,手机屏幕里的她笑得灿烂,与周围肃穆的气氛格格不入。
转场到香港文化中心,那里正在举办”继续宠爱·张国荣”纪念展。排队的人从展厅门口一直蜿蜒到广场上。我前面站着一对母女,女儿看起来二十出头,母亲约莫五十岁。
“妈,你真的听过他唱歌吗?”女儿问。
“当然啦,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他正红呢。”母亲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唱片封套,”看,这是我存的《为你钟情》。”
展厅里光线很暗,墙上挂满了张国荣的照片。从早期青涩的《烈火青春》,到《阿飞正传》里那个对着镜子独舞的旭仔,再到《霸王别姬》中凄美的程蝶衣。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像是他人生的跑马灯。
有个展柜特别引人注目,里面放着《为你钟情》四十周年纪念版黑胶唱片。唱片封面上年轻的张国荣对着镜头微笑,眼睛里闪着光。玻璃柜前站着个白发老人,他盯着唱片看了很久,突然哼起《为你钟情》的旋律,声音沙哑但准确。
“您是他的歌迷?”我问。
老人点点头,”1985年他在红馆开演唱会,我排了三天队买票。”他指了指唱片,”那时候我女儿刚出生,现在外孙女都上大学了。”
展厅角落里设了个留言区,本子上写满了字。我随手翻看:
“哥哥,我考上大学了,是你给了我勇气。”
“二十二年前我十六岁,现在我的孩子也会唱《风继续吹》。”
“今天我又看了一遍《春光乍泄》,何宝荣还是让我哭成狗。”
有个穿校服的男生站在留言本前犹豫了很久,最后只写了”谢谢”两个字。
傍晚时分,我来到星光大道。张国荣的手印前摆满了蜡烛,火光在微风中摇曳。人群自发地唱起《风继续吹》,声音参差不齐但格外认真。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突然哭出声来,旁边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
天色完全暗下来时,我看到早先在文华酒店遇见的黑衣女士。她独自站在海边,面朝维港,手里拿着个小录音机,里面传出张国荣的《我》。歌声混在海风里,飘出去很远。
“其实我更喜欢他后期的歌,”她头也不回地说,”特别是这首,像是他早就想好了告别。”
我不知该如何接话。海对面霓虹灯开始亮起,香港的夜晚总是这么璀璨。二十二年前的那个夜晚,不知道他站在文华酒店窗口时,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色。
回酒店的路上,路过一家唱片店。橱窗里贴着张国荣的巨幅海报,店主正在放《追》。有几个路人停下脚步,跟着哼唱。我站在那儿听完了整首歌,突然想起今天在展厅看到的一句话:
“有些人死了,但他还在按时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