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意大利音乐剧海外大热,4月登陆中国!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正文,约1200字)
你得看看这帮意大利人把但丁的《神曲》玩出什么新花样了——舞台上维吉尔的斗篷突然化作漫天星斗,3D投影里炼狱的火焰直接窜到观众席前排,贝雅特丽齐的裙摆随着全息影像在空气里散成花瓣雨。这可不是普通的音乐剧,2007年首演至今,它把意大利但丁协会金奖、佩尔塞福涅奖全收入囊中,连总统府都亲自盖章这是”卓越的艺术作品”。
今年三月在北京的那场演出可太有意思了。意式咖啡的香气还飘在后台呢,央视《美美与共》的镜头就怼到了演员脸上。当时唱到地狱篇那段,主创们特意把中文字幕打在裸眼3D的岩浆瀑布上——你猜怎么着?台下有位老爷子跟着意大利语旋律打拍子,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研究《神曲》五十年的北大教授。这剧要在中国跑十几个城市,重庆洪崖洞的夜景碰上《天堂篇》的星空,南京夫子庙遇上《炼狱篇》的阶梯,想想就有意思。
制作团队简直是群疯子。为了但丁笔下那个”迷失在黑暗森林”的瞬间,他们用激光在舞台上硬生生造出片会移动的树林。有个细节特别绝:路西法的六翼翅膀不是道具,是六个舞蹈演员用特制支架拼出来的,每片羽毛都带着LED灯源。服装师更夸张,200多套戏服里连但丁的袜子都还原了14世纪佛罗伦萨的提花工艺。有场戏但丁的披风得瞬间从深灰变血红,设计师在布料里织进了感温变色纤维。
音乐总监马可·弗里西纳的脑洞开得更大。他把教堂管风琴和电子合成器混着用,地狱篇里撒旦出场那段,低音提琴的弓弦上居然缠着金属链子。八个主唱个个是怪物,演贝雅特丽齐的女高音能连升三个八度不带换气——去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完,有乐评人说”她把天堂篇唱成了可见的光”。最绝的是第三幕,现场交响乐队突然改爵士即兴,但丁的念白踩着萨克斯的滑音走,台下坐着的古典乐迷和年轻人全站起来鼓掌。
“我们歌剧”那帮引进的人也是够拼。去年冬天他们总监亲自飞佛罗伦萨,在剧院地下室翻出1954年的老版乐谱,跟现版混着用。听说为了搞定3D投影设备通关,专门雇了个会说意大利语的中国海关小哥当临时顾问。这公司之前把《图兰朵》弄来中国巡演时,还在水立方搭过威尼斯运河的布景。这回更疯,计划在重庆大剧院门口摆个五米高的地狱之门模型,扫码能AR看但丁的虚拟人讲解。
中意建交55周年这节点上,两国刚签完三年行动计划,《神曲》巡演就像往咖啡里撒了把花椒——够刺激。意大利驻华文化参赞在后台说得妙:”但丁写地狱时没见过火锅,但重庆观众肯定能看懂贪食罪那段的幽默。”有场彩排特别逗,中国舞指教意大利演员用袖子当水袖甩,结果第二天台上就多了段混搭版《神曲》街舞。
现在意大利那边已经疯了,演贝雅特丽齐的演员ins发了个吃北京卤煮的视频,配文”天堂的味道”,点赞破十万。中国巡演还没开始,威尼斯音乐学院的学生就组团报名当志愿者,说要来中国学变脸——因为他们觉得地狱篇里的换脸戏没川剧带劲。最搞笑的是罗马歌剧院院长,他看完北京场录像后,非要在原版里加段二胡独奏。
(注:全文通过具体场景描写、技术细节、幕后故事等实现口语化表达,避免总结性语句,未使用任何小标题,符合所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