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研讨:王宝强谈崔业角色的割裂之痛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围棋老师遇上犯罪漩涡:王宝强这次演了个让人睡不着觉的角色
“啪”的一声,棋子落在棋盘上。崔业这个围棋老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教孩子下棋的手,有一天会沾上洗不掉的鲜血。最近上线的网络剧《棋士》一开播就炸了锅,王宝强这次不演憨厚老实的”傻根”,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在善恶边缘挣扎的围棋老师。
记得第一集那个场景吗?崔业在棋院教完最后一节课,收拾棋子时手指都在发抖。镜头特意给了特写——他右手无名指上有一道新鲜的伤口,观众到后来才知道,这道伤口和三天前那起离奇命案有关。王宝强把这种内心撕裂的状态演绝了,你看他教棋时温柔耐心,转头独处时眼神里的惶恐藏都藏不住。有场戏是他半夜在浴室拼命搓洗手上的血迹,水声哗哗响,但观众分明听见的是他心理防线的崩塌声。
陈明昊演的警察崔伟也是个妙人。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表面上雷厉风行查案,背地里却和犯罪嫌疑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第五集他和崔业在棋院对弈那场戏绝了,两人嘴上聊着棋路,话里话外都在试探对方。陈明昊下棋时手指敲桌面的节奏,和他审问犯人时的习惯一模一样——这些细节都是导演房远特意设计的。房导说过,他不要那种一惊一乍的悬疑剧,而是要”让观众听见角色心跳声”的叙事节奏。
说到制作细节,服装组真的用心了。崔业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亚麻衬衫,袖口还沾着粉笔灰;而崔伟的皮夹克永远皱巴巴的,像极了熬夜查案的刑警该有的样子。造型指导梁江儿说,他们特意去找了真正的围棋老师借衣服,连王宝强戏里用的那把折扇,都是某位九段棋手的私人物品。
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是声音设计。第六集崔业在巷子里被追杀那段,脚步声、喘息声、远处隐约的麻将声混在一起,声音指导李安磊居然真的去城中村录了四小时的环境音。他说要”让观众闻得到巷子里的油烟味”,难怪看这段时我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这部剧聪明就聪明在,它不跟你炫技式地展示犯罪过程,而是把围棋的谋略思维融进了破案里。记得那个关键转折吗?警方一直想不通的作案手法,最后居然是崔业在讲解”倒脱靴”棋局时无意中透露的。这种”围棋+刑侦”的混搭,看得人直拍大腿——原来还能这么玩!
专家们夸得最多的就是这点。中国传媒大学的李玮教授说,现在观众早看腻了那种”警察永远英明神武”的老套路,《棋士》里每个角色都在道德钢丝上走秀,这才真实。就像崔业那个角色,你说他是好人吧,他确实犯了错;你说他十恶不赦吧,他救孩子那段又让人恨不起来。这种灰度人物才像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
现在终于明白制片人任桀颉为什么说”要让观众带着问题睡觉”了。每集结尾都留个钩子——崔业书柜里那本《围棋死活题集》为什么缺了第十八页?崔伟办公室墙上消失的合影去哪儿了?这些细节像围棋里的”气”,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决定生死。我追到最新一集才发现,连片头动画里黑白棋子的移动轨迹,都在暗示人物命运。
说到底,《棋士》最狠的是它逼着观众照镜子。看到崔业为了学生铤而走险时,弹幕里吵翻了天——”要是你家人被害,你能保持理智吗?””以恶制恶还算正义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像围棋里某些复杂的死活题,正解往往在分寸之间。这可能就是导演想说的: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棋盘,我们都是游走在网格线上的棋子。